水手 发表于 2022-6-28 19:20:04

浙江老板把杨梅变成了奢侈品

每年的这个时候,来自浙江人的友情就有了季节限定的衡量标准:

一个浙江人混的好不好,就看有没有人给他送杨梅了。

水果变成社交货币,其实离不开会做生意的浙江老板们。浙江的杨梅产地,主要集中在台州、宁波、金华和丽水。这几个地方,正好也是浙江大小工厂老板最多的城市。

密集的商业往来,意味着背后同样频繁的人情来往。

“老家特产,刚摘下的,给你尝尝鲜。” 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,在浙江老板们那里,就是给自己生意做人情的财富密码。

这段时间的仙居城区,南北两条环城路上,堵车不分昼夜。外地牌照的私家车把马路挤得水泄不通。他们的目的很一致:

买杨梅,送客户。

在仙居的街头巷尾,有腋下夹着大钱包,腰缠大 logo 皮带,一副老板派头的人打电话:

“小王,把刘总张总毛总约起来,定好包间,我搞了几筐新鲜杨梅请他们尝尝。”

为了拿到最新鲜的仙居杨梅,亲自赶到本地的老板,肯定是个热心又有诚意的人。同时,他们也一定是最会打算盘的。毕竟,靠着微信去联系仙居当地人给客户邮寄杨梅,实在太贵了。

一位仙居本地杨梅农户毛姐告诉社长,现在市面上的杨梅价格这么高,都是因为:

浙江老板们的送礼需求太大了。

生意不好做,新鲜的时令水果却可以活络活络业务来往,不卑不亢地在客户面前刷刷存在感。

很多仙居杨梅商户手里都有不少这样的浙江老板。尤其是那些本地专职卖杨梅的微商们。

毛姐说,流通在市场上的仙居杨梅,不管外地还是当地,大多数都是通过这些微商卖出去的。他们中的很多人,家里不一定有杨梅树。

这些微商凭着二道贩卖,几乎垄断了整个仙居杨梅的市场。

仙居杨梅大都是农户后半夜上山采摘的。凌晨 3 点的杨梅山,恍如白昼,那是农户戴在头上的照明灯。

天刚蒙蒙亮,农户用扁担把一筐筐刚摘下来的杨梅挑到山下。这时候的山脚下,已经被密密麻麻的杨梅微商们包围了。挑着箩筐的农户脚跟还没站稳,收购杨梅的微商们就一窝蜂似的扑上去哄抢。

为了抢上一筐杨梅吵架甚至大打出手的场面,在杨梅山脚下很常见。

这时候,拼的就是微商们的眼疾手快了。反应敏捷的,抢到的杨梅越多,就越能在杨梅销售价上取得决定权:

“价格能炒得更高。”

毛姐告诉社长,今年的确是杨梅的小年,之前三四月份的连续下雨把杨梅打掉了不少。和往年比起来,收成差不多减少了近一半。个头也没有去年的大。

产量少了,微商们就更加夸张地在市场上哄抬起了价格。

今年杨梅销售市场上的行情,甚至连毛姐这个本地人都觉得难以想象。“竟然还有客户愿意为这样昂贵的价格买单”,毛姐觉得很离谱。

在去年,分量在 30 克以上的果子,6 斤装的礼盒,只要花 300 多就能买到。但今年,相同规格相同品质的杨梅,差不多要 600 元,价格翻倍。

这种包装的杨梅,每 100 斤里面才能挑出来 1 斤。享受专属席位,还用球状的透明罩子给小心翼翼地保护起来。一看就很精贵,送人特别有面子。

算下来,一颗至少也得要 6 块钱。

“太贵了!如果不是因为家里有几百颗杨梅,我压根就不会吃!”

仙居的杨梅微商们当然知道,做生意的浙江老板要买杨梅送客户,那价格再贵也得咬牙买。老板们的内心独白大都相似:往年,给客户送杨梅,一年都不落下。今年因为价格不送了,让客户怎么想,这单生意还做不做了。

老板们想做好生意的迫切心情,就成了杨梅微商们守在山脚下疯狂抢杨梅的底气。

他们知道,收购得再多,也不愁卖。反而因为杨梅产量少了,资源稀缺了,老板们为了和同行们竞争,就更愿意花高价买杨梅送客户了。

山间枝头的果子,就这么被浙江老板们抢出了爱马仕包的感觉。老板们才不在乎送礼花了多少钱,他们只在乎客户成交订单带来的企业收入。

浙江有好几个 “中国杨梅之乡”,产地政府对品控也确实抓得很严。农户因为种得不好管得不好,被政府命令重新栽种的事情也时有发生。更早些的 90 年代,甚至有农户被砍光了所有的杨梅树,只因为使用了膨大剂和农药。

浙江的杨梅,从培养到管理,技术都很严苛,因此甜度也一直在突破自然的极限。

但还是很难说,近乎奢侈的杨梅,价格全部来自它本身的优质。很大程度上,离不开浙江老板们刚需的人情往来。西湖的龙井、奉化的水蜜桃、塘栖的枇杷,也一样。这些浙江特产,甚至可以看出整个民营经济的活力程度。

毛姐告诉社长,自己手里就有个多年的老客户,是办工艺品厂子的浙江老板。老板向毛姐预定了一些贡品级杨梅的礼盒装,全部要送给客户。

毛姐觉得现在行情太贵,老板生意也不比往年,劝他别送了。但对方坚持,一定得送。

其实,这位老板已经给所有的客户做了筛选。最重要的那一批客户是必须送的,再贵也得送。相比较不那么重要的客户,就只能送别的了。 来源:铁头功社
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浙江老板把杨梅变成了奢侈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