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
   前几天,一条清华学霸婚礼现场的视频火了。   在现场,有人向宾客们询问他们当年的高考分数,有人是省市高考状元,有人是保送生,理综297、英语满分作文、数学147……   大家的高考均分680分,这样的神仙坐在一桌,这哪是婚礼啊,明明是凡尔赛现场!   在500分苦苦挣扎的本学渣留下悔恨的泪水……   北京新东方中学生成长中心老师觉得成绩虽然不能决定一切,但却影响着你所接触的圈子。   在北大,很少有人会翘课,连课间的时间,大家也会做题或者安静地看书,而不是打游戏、刷短视频;   即使考试周已经过了,自习室里仍然坐满了人;   反观部分本科或者专科院校,老师在讲台上讲课,台下要么睡倒一片,要么低声聊天打游戏;   为了翘课不被发现和老师斗智斗勇……   《精进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   一个年轻人,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,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,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,而这种做法对他们的人生也许是致命的。   和勤奋的人在一起,你不会懒惰;   和积极的人在一起,你不会消沉;   与智者同行,你会不同凡响;   与高人为伍,你能登上巅峰。   比“名校”更重要的,是它代表着更高效的学习能力,更快速的攻克难题的素养,更广阔的见识和视野,更多维的思考方式。   知乎上曾有个很火的问题:假如没有考上 211 和 985,你会错过些什么?   有人说,会错过一个文凭,错过一个优秀的圈子,错过进入大平台的机会。   但其实,我们错过的,是那个可能变得更加优秀的自己。   董卿曾说: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,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。   多读书,也许并不能保证你就此走上人生巅峰,但却会在无形中带给你日积月累而来的学习能力,而你的身边,也将会是一群优秀上进的伙伴。   千万不要相信读书无用论,作家韩寒虽然早早辍学,算得上是一个“不读书却仍然出人头地”的个例,但他也说: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,不值得学习。   层次和认知决定视野和未来,时光不会辜负努力的人,你只管往前走,剩下的就交给时间吧!  
 |